“同心筑梦,志在巅峰”的团建之旅

发布于: 2025-05-22

    2025年5月8日,当风花雪月的云南与芮孚人的热血撞个满怀,一场“同心筑梦,志在巅峰”的团建之旅,7天6晚,从玉龙雪山的云端之巅到丽江古镇的烟火故事,从泸沽湖的母系秘境到大理洱海的粼粼波光,我们以脚步丈量山河,以协作凝聚力量——让团队从“同事”变成“同路人”。

玉龙雪山·4680米的“巅峰宣言”

    第一日,我们就挑战海拔4680米的玉龙雪山!乘索道直上云间,当冰川在脚下延展开来,稀薄的空气里,是彼此的鼓励:“慢一点,休息下”“快吸口氧气”“顶峰相见!”登顶的瞬间,山风呼啸,我们展开“芮孚·同心筑梦”的旗帜——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致敬,更是团队“志在巅峰”的宣言:再高的山,只要并肩,就能抵达!

     当暮色漫入丽江古城,四方街的灯笼次第亮起,我们穿梭在石板巷弄间,在酒吧街听一首《蓝莲花》——千年烟火里,最珍贵的,是“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”的笃定。

泸沽湖·母系秘境中的“心之所向”

    第二站,是被称为“女儿国”的泸沽湖。从丽江租车自驾到泸沽湖,盘山路如游龙般在群峰间蜿蜒攀升。车窗外层峦叠嶂的群峰与云影交织,正沉浸在"车在画中游"的惬意里——行至半山时,忽见右侧山脊腾起橘红烟柱,山火顺着枯草带窜向松林,正为山火揪心时,天空骤雨,先是大雨倾盆,开始担心山体滑坡时,豆大的冰雹"噼里啪啦"砸在车窗,惊心动魄,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雹,倒像是老天爷在紧急灭火。

     沿途不断切换的奇景,让同行人握着方向盘直感慨:"这哪是开车,分明是在体验自然的情绪过山车——惊险、震撼、又带着劫后余韵的美!"——原来“同心”,是刻在人类文明里的基因。

     2025年5月11日,晨光漫过格姆女神山的轮廓时,我们已在泸沽湖岸的木栈道上,望着水面漂浮的“猪槽船”跃跃欲试——这些由整根红松掏空制成的原始木船,船身被晒成温暖的古铜色,船尾还挂着几缕水草,像极了摩梭人千年来与湖共生的密码。

     船行草海,我们轮流当“船夫”,约摸半小时后,王妃岛的轮廓从草海中浮现。这座曾是末代左所土司王妃居所的小岛,青瓦白墙藏在绿树里,像颗遗落的珍珠。我们把船稳稳停在岛边,举着木桨在船头合影——照片里,有人沾着水草的衣角,有人头发被风吹得翘起,却个个笑得灿烂。草海的风会记住这一切——记住我们当船夫的快乐,记住芮孚人“同心”摇着船桨,划向更紧密的未来。

大理·风花雪月里的“同频生长”

    2025年5月12日清晨,我们在民宿楼顶凉亭中享受早餐,规划今天的洱海行程租上电动车环海西,相约在磻溪村S弯前排成队,定个一张集体照;午后,钻进喜洲古镇,租上电动三轮车穿梭喜洲古镇。去了双廊古镇,邂逅了一场大雨,漫步雨过天晴的苍洱风光第一镇。

    夜晚,大理古城的五华楼下,我们举着烧烤碰杯,民谣声里,聊理想、话未来,风花雪月的浪漫,终是抵不过“并肩前行”的热望。

 

    五月的大理,连风里都裹着温柔。沿着海东环海路慢行,第一站便撞进了「理想邦」——这座被称作“中国圣托里尼”的白色城堡,正倚着苍山、面朝洱海,将地中海的浪漫复刻进了滇西的云里。白色建筑群沿着山势层叠而上,蓝顶白墙与蓝天碧波撞出一片透亮。站在观景台远眺,洱海的涟漪漫到脚边,金梭岛的轮廓若隐若现,连风都变得轻盈起来。拐角处的拱门洞、阶梯上的波点装饰,随便一个转身都是电影画面——难怪这里成了旅拍的“顶流”,连空气里都飘着“咔嚓”的快门声。

    告别理想邦,顺着环海路往文笔村去,彩虹色的彩绘墙先撞进了视线——这条“通向洱海的彩虹路”,把白族村落的质朴与艺术感揉成了一团,每一步都像踩在调色盘上。村里的老房子被改造成了精致的海景民宿,推开窗就是洱海的波光,阳台上的多肉在风里摇晃,连晾衣绳上的白衬衫都成了风景

     暮色渐沉时,我们在文笔村的观景台等日落。苍山的轮廓被染成暖金色,洱海像撒了把碎钻,理想邦的白墙也镀上了一层橘红。忽然想起搜索攻略时看到的话:“文笔村的逆袭,是大理把生态变成诗的缩影。”而此刻的我们,正站在这诗里,看云落进海,看风串起理想与生活——这大概就是旅行最迷人的样子:

    在理想邦,触摸远方的浪漫;在文笔村,拥抱近处的烟火;

    7天,168小时,我们在,在雪山巅懂得“共攀”,在泸沽湖悟到“同心”,洱海边学会“同频”。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团建,而是芮孚人用脚步、汗水与欢笑,为“同心筑梦,志在巅峰”写下的生动注脚——下一段征程,我们已准备好,以更紧密的团队,向更高的目标,出发!

分享